ENGLISH 中文(简体)
展会咨询热线: 18701903309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展会概况
 
 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 

 
哈尔滨水文水资源中心勘测队冬季给松花江测流
 
 

文/摄 生活报记者 于海霞

1月30日,哈尔滨最低温-27℃,在哈尔滨市道外区松花江铁路桥下,哈尔滨水文水资源中心勘测队为松花江哈尔滨段进行冬季最后一次“体检”,测水位、测流速、看流量,为我们的母亲河“把脉”。

冬季测流 深凿透水主要靠人工

据哈尔滨水文站水文中心水文勘测队队长宋连彬介绍,一般每次测流会有十几位队员一起干,但这次因为疫情的原因,有的队员隔离在家,只来了6名队员。他把队员分成两组,一组是负责凿冰孔的打冰组,另一组是负责监测数据的测量组。

9点半左右,松花江面非常寒冷,6名队员拉着测流仪器在宽阔的江面上一字排开。队长宋连彬是老水文人,测流经验丰富,他们先在冰面上算好距离、画好点位。“每年队员多,一般要凿18个冰洞进行测量,这次计划凿15个冰窟窿,因为人手少得六七个小时能完事。”宋连彬一边说一边指挥队员开始凿冰。

在厚达1米的江面上,队员们先用机动冰钻开冰,沉重的钢钎将冰窟窿凿透水,并扩成长40厘米、宽30厘米标准测坑。由于气温太低,钻了几个冰窟窿后,机动钻冰机就没油了。宋站长说,冬季测流,每次都要中间加一次油,设备运行过程中因为油路不畅还会熄火,所以深凿透水主要还是靠人工完成,每次测量要在冰面上打凿10多个这样的冰窟窿,打凿一个大概需要半个小时,有时候遇到冰层比较厚的冰孔,会花更多时间。

爬冰卧雪 来来回回挨个冰窟窿测

打好冰窟窿后,就可以下仪器进行测量了。负责测流速的队员牛玉朕和同伴用爬犁拉来了流速仪,听到宋连彬的指令,他们在一个冰窟窿边上蹲下来,因为天太冷鞋子立刻就被冻住了,他把流速仪垂直投入冰水中进行测量,每播报一次数据,站在一旁的队员就用本子记录下来。测量完队友立刻“补位”,先用超声波测深仪测量水深,然后用冰尺测量水浸冰厚度。

队员们说,如果遇到大风,无法站立,他们就趴在冰面上,一手握着测深杆,一手拿着秒表,同时将耳朵紧贴在信号盒上,用爬冰卧雪来形容这样的场景恰如其分。

一个冰窟窿测完了,赶紧拉着爬犁向下一个测点进发,因为稍一逗留,流速仪就会冻住,不能旋转。测流速、测水深、测冰厚、量冰花厚、测流量……在冰面上,一个坑要来来回回测量好几回,各项测量数据才能全部记录完毕。

冰面上工作6小时才完成采集

下午2点多钟,队员们工作了近6个小时才回到水文中心,然后对此次采集的各类数据进行校核、统计、分析,计算径流量、含沙量、蒸发量等,得出松花江哈尔滨段近日的水文变化情况。

据哈尔滨水文水资源中心负责人介绍,哈尔滨水文站是百年老站,是松花江重要控制站,而且是全年报汛站,每日8时必须准时向上级水情部门报送水情信息。为了保证水情信息的及时报送,水文技术人员在冬季平均20-30天进行一次流量测验工作,保证水文数据的连续和准确。水文测量工作意义重大,凿冰采集数据,为防凌抗旱、水生态保护、水资源管理等提供第一手水文资料。



 

2024第十五届中国水文水资源技术与装备展览会 版权所有 旻生展览(上海)有限公司  沪ICP备18013160号-3